每一个提起行李箱的人,都和饭店打过交道.
颇具年代感的老式饭店,或是极富设计感的高级饭店。出差时的落脚之处,或是度假时的锦上添花。尽管只是暂时“寄身”,但似乎人人都有过在饭店的“奇遇”。
舞者黎星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职业舞者的他,常年独自一人于世界各地巡演,带着行李箱住在他乡的无数饭店、酒店之中。他总是会在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生活中,看见各种各样的感动与无奈。
“在饭店成为我临时的‘家’之后,我开始观察这个“家”中的来往客人。他们细微的动作和情绪常常会引触我的兴奋点,我爱这些生活的细节胜过那些动人的故事。”
于是黎星将饭店里的人与故事,搬上了舞台。
剧情介绍: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经理回到自己的房间,想起今天发生的一切——
教授和夫人在饭厅沉默地对坐,一如既往,可他明明听到他们的房间传来尖叫……
情人又收到了玫瑰,这已经是她入住一周后得到的第七朵了,这痴心却不露面的人究竟是谁?
新来的客人,孕妇,初见的温柔瞬间可化作匕首,矛盾的气质让她宛如旋涡,怎么会对那个醉汉死心塌地?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总是醺醺然的男人,在偶然清醒的时刻,竟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一个孩子。
哦,对了,还有女佣,他的下属,跟他一起被困在这个大饭店的人,最近花在打扫客房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她到底在做什么呢?
不想了,不想了。
经理躺在睡了很多年的床上,让自己的思绪进入梦里,教授、夫人、情人、孕妇、醉汉、女佣以及他自己,都变成了鸟,拼了命地寻找可以栖居的枝丫。
我们行过一生,暂住此地,肉身在大饭店辗转,灵魂何以为家?
去看《大饭店》本来只是一个看秀心态,去看那些熠熠闪光的各路明星。日本设计师的舞美,爱尔兰的灯光设计,某品牌为演员量身定做的服装,还有大腕刘彤的作曲,当然还想看一路斩获无数奖项的男女舞蹈明星以及权威制作。唯独没有对编舞有太多的期待。毕竟,只知道黎星是个出色的舞者,却从来没看过梨星的创作。随着大幕拉开一个个人物的登场,一段段舞蹈的亮相,意识到黎星实在给力,这样的创作放佛已经期盼了多年,让人喜出望外! 剧作家兼翻译家李建鸣老师看后感慨道“改革开放四十年,现代舞是最美好的花朵。”我太喜欢这个说法和李老师的感受力,而我想补充的是:《大饭店》跳出了剧场里才会有的人间模样,也跳出了只有现代舞蹈才会喷涌出来的生命酣畅。这是这部舞蹈剧场作品大获成功的根本。
剧场空间里的《大饭店》
我们当然都知道饭店是人们出门旅行时的栖息之地,这个住处是临时性的所在,与居家环境不同,因此可以让人在某种程度上从日常生活形态中抽离。换句话说,饭店是一个可以产生漂移的地方,让人的处境漂移,身份漂移,让人获得不同于家居环境的陌生或别样感。同时,饭店又是一个临时性的集散地assemblage, 时空关系转换,人会多出其他的枝蔓和伸展,会产生其他的关系链接,人性也会因此呈现出更多的幽微。这是饭店作为一个既公共又隐密的别样空间对人的日常空间所带来的可能转换, 一个熟悉与陌生交杂的物理和心理地带。作品将舞蹈的环境置于饭店这个特别空间里,可以折射出人性更多复杂而丰富的面向。
而这一饭店空间被搬到剧场里,其漂移的功能将会被剧场特有的特点强化,而且也只有剧场才有这种强化的功能。这是编导非常聪明的地方,他在舞台上所创造的连连惊喜,呈现出只有剧场空间里才会有的人间模样。
舞台设计乍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酒店大堂环境,有供客人歇脚的皮沙发,有餐桌餐椅。背景是两堵墙,一面是进出酒店的大门和一个小门,另一面由三个客房门组成。舞台中间偏后一点儿的位置矗立的是一个带着钟表的大壁炉,可供舞蹈的空间似乎并不宽敞。然而,这些高低不同,功能各异的门,桌子,沙发,却因为其剧场环境而促生了多维度的心理空间和各种关系的打开和呈现,这是只有剧场才会带来的奇妙转换和延伸。
上半场是酒店大堂这一公共空间,下半场仅将右侧墙体上的第二道门翻转成一面镜子,将桌子变成了一张床,舞台空间就变成了酒店的房间内部,成为私密性所在。这是舞台空间设计的一个明显亮点。人在公共空间里和私人空间里的状态和心理因为这两个场景的转换而驰骋起来。
右侧的三扇门以及左后方进出酒店的大门也在这部作品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作为大堂公共空间和个人私密空间的连接,它在这个作品里不断被推开关上,关上推开,而且并不固定为某一个人物的住所,这个处理也非常精彩。虽然作品设定了7个人物:教授,教授夫人,情人,孕妇,酒鬼,经理和女佣。但这些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身份,只是通往人性某种心理面向的入口。这些身份因为这些门的开关也在发生漂移,身份在此既代表着某种相对固定的社会关系,但同时又不断被这个异质酒店空间所解构, 在这些门里进进出出的不同人物恰恰显示了人在身份之外的复杂性或者多重心理。
桌子——床这个转换设计也一样让人惊喜。桌子或者床下面可以流淌出舞者的身体,成为某种意识流的显现。而桌子上面或者床上的空间,又是某种现实心理和关系的写照,与其他物理和心理空间不断产生着各种对照。
沙发,鲜花,椅子,甚至被经理不断重复的挂画的墙体,也包括作品整体偏暗的亮度都使得这个剧场里的饭店发生着各种奇妙的空间漂移和转换,诉说或暗示着各种复杂情愫和关系的存在,让剧场里的《大饭店》具有了独特的味道和魔幻。
现代舞蹈才有的身体能量和酣畅
《大饭店》明确地将自己定位于舞蹈剧场而非传统舞剧,已经显示了一种要用身体,用现代舞蹈来讲述这个饭店里所发生的人性人情和生命故事的当代立场和美学判断。因为只有现代舞蹈的身体才能冲破以往各种编舞符码的禁锢,而进入到沸腾自由的生命本身。这是作品让人觉得兴奋不已的最主要原因。
全剧完全抛弃了所谓舞蹈的现实主义模拟,完全用人物的身体动作段落来结构和推进作品的进行。无论是单人,双人,多人关系的舞蹈,几乎每一个段落收获的都是意外和惊喜。
虽然作品设定了7个人物身份,也都分别安排了相对应的看似符合人物身份特点的舞蹈。 比如红色情人的狂放欲望,教授表面的拘泥冷漠,教授夫人的孤独哀伤,酒鬼的跌跌撞撞,孕妇的犹疑不安,女佣的谨慎好奇,还有经理的看似循规蹈矩。这七种气质的舞蹈段落只是这个作品的七个底色而已。事实上,舞台上所呈现的这七个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远远超越了或者冲破了这7种简单的底色,而让人性里所共通的欲望和心理在这七个人之间不断复现,交织出更加斑斓而真实的色彩。每个人放佛都是另一个自己,这其实是作品最富有张力的地方。人性复杂琐碎,谁能只会被一个简单身份所圈定?这些呈现不同关系和心理的群舞,都编得可圈可点,这里只能略举几例:比如,孕妇出场时与教授的一小段舞蹈以及编导对手提箱在几个人手中辗转的处理,既暴露了人的窥探心理,也暗示着人的某种心理负重;比如情人出场时的一大段独舞,各种具有性暗示的动作非常强烈的让她成为人的欲望投射,而她与几个依序前行的男子的逐个相遇,也非常巧妙地揭示了情人以及这些男性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彼此贪欲;还有教授在其夫人面前的勉强被动,与他与情人间的火爆炽烈也形成了强烈对比;孕妇与酒鬼的双人舞也是亮点不断,孕妇对其既拒绝又逢迎,既犹豫又果敢的舞蹈等等都编地非常触动人心。这样的编舞以及对人物的处理让每一个人物都饱满立体。
也正因为如此,作品的最后一段才能成为点睛之笔。当这些人物走到台前与观众对视的时候,酒店的布景被撤去,舞台被灌入了水。 这些人在水里开始尽情地舞蹈,直到他们一一除去身上的外衣,只剩下穿着内衣裤的躯体,直到这些象征着身份的衣服被高高挂起。这些人体似乎抛弃了一切阻碍,而只是酣畅地舞蹈、舞蹈。饭店环境的消失又让时空发生了漂移, 也因为水的存在,让身体迸发出完全不同的能量。如果说饭店里所发生的一切爱恨情仇都是人生常态的话,那这个结尾作为全剧的高潮,无疑是编导想传达的对生命本身的一曲高昂赞歌。这是力,是美,是爱,是生命意志,是对人沸腾活着的一种期许。
《大饭店》这个作品是非常有诚意的一部作品,更是让人兴奋的一部作品。它让人看到黎星这个舞者作为编导的出手不凡,看到这个年轻团队的视野和实力。它也让人看到现代舞蹈并非只属于小圈子不接地气,而是可以直抵人心。所有的舞者都是那么精彩,尤其是谢欣,怀着孕的身体依然丝毫不减其敏捷和锐利,他们都在舞台上盛开,在舞台上灿烂,也让生命的美好和激情在剧场里聚集。
———演出状态———
登记
主办方对演出的时间或场馆尚未确定,您可以先进行预约登记,当演出正式出票后,我们会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您。
预订
演出处于预订状态,说明主办方尚未正式出票,建议您先支付预订,待出票后我们会按付款先后顺序配票。若演出发生变动,会第一时间电话或短信告知您。
热卖
演出已正式出票,我们会根据最终付款的次序来为您配票,并会在收到订单后,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您出票和邮寄情况。
———售前提示———
座位
一般情况下同一订单中同一价位多张票都是连坐出票的,非同一张订单订购的演出票品无法保证连坐出票。因系统联网售票,如配票过程中有问题,客服人员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请您保持手机畅通即可。
配票
我们是由专业配票人员按照订单支付的先后顺序在系统中最好的位置依次进行配票。
寄送
商品状态为销售中,已经开票的项目,同城1-3个工作日,异地2-7个工作日,请您保持手机畅通,快递人员送前会与您联系。
预订状态的门票,由于主办方出票时间的不确定,需待出票后才能安排邮寄,等待邮寄的时间有可能较长,请您谅解
退票
由于演出票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后非演出原因是无法做退换的,演出火爆,建议您持票观演。演出票邮寄之前,如遇到主办方原因导致的无票或演出取消等情形,客服人员会第一时间与您电话联系退款事宜,退款将根据您的支付方式,原路退回。
补票
由于演出票品比较特殊,售出后无法重复出票,票品不记名不补办,请注意保存门票,避免折损或丢失。
儿童票
通常情况下,演唱会、音乐会的举办场馆禁止1.2米以下儿童入内,超过1.2米以上的儿童需凭票入场,我们会在演出信息中有所注明,如未注明或有其他疑问,欢迎致电我们的客服专线获取详情。